每次規劃露營行程,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露營不像在家裡,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在戶外,一切都得精打細算。
首先,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特別是夏天,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
而空間有限,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再來是菜色的選擇,既要簡單易煮,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
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
以前光是備料,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真的非常辛苦,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但是事前處理(切菜,清洗)真的很繁瑣
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非常簡單,不用過腦,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讓我非常好奇,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有胡椒鴨、麻辣鴨、薑母鴨、洋蔥鴨,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
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
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而且不會過於油膩,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也不會感到負擔。而且,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就是他啦,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
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就可以快速搞定啦。
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整個環境都非常好,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就非常大推,而且帳篷用品,都已經架好,老闆服務真的很好
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
預約住宿電話: 0921 313 067
在露營的當天,我負責準備餐具,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說真的,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一定要先解凍,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
看看這個分量,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還是滿出來了,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光是等水滾,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
所以加熱到一半後,感覺鴨肉沒那麼硬,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不然烹煮太費時了
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果然就如官網說的,整隻鴨下去調理,真心不騙。
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直呼「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
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這一刻,我想,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
露營中餐-踏輕洋蔥鴨調理包
**外觀**
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搭配一整隻的鴨肉,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湯的顏色偏金黃,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
**鴨肉份量**
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肉質細緻多汁,輕輕一咬,豐富的肉汁和,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更特別的是,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湯汁浸潤其中,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
**湯頭口感**
湯頭非常柔和,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溫潤而不膩口,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推薦搭配蓮藕、甜玉米和菠菜,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飲料方面,建議搭配檸檬水,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
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胡椒鴨,有了昨天的經驗,這次退冰後,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
說實話,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當湯鍋滾開時,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朋友們調侃說,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香氣宣傳大使」。
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每一口都是享受,這樣的香氣和滋味,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
露營中餐-踏輕胡椒鴨調理包
**外觀**
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湯底的顏色清澈,帶著淡淡的琥珀色,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
**鴨肉份量**
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肉質鮮嫩,煮得剛剛好,不會過老,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
**湯頭口感**
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溫暖而不嗆,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飲料的部分,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這次的露營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溫和卻令人難忘;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
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一邊聊著天,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這次露營,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而這兩道鍋物,真的超值得,份量大,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省去備料的時間,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期待下次露營,帶上更多美食,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
踏輕洋蔥鴨湯底辛辣口感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想像一下,在微涼的山林夜晚,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微風輕拂下,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而**踏輕鍋物**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首先,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操作也超簡單,只需要熱水煮沸,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胡椒鴨的辛香溫暖,洋蔥鴨的甘甜入味,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踏輕洋蔥鴨試吃口感記錄
除此之外,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湯頭濃郁卻不油膩,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露營時,溫度往往會較低,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給你滿滿的能量。更棒的是,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不僅滿足了味蕾,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踏輕胡椒鴨湯頭試吃評測
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只需短短幾分鐘,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當你在帳篷旁,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踏輕洋蔥鴨露營餐點準備
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立即選擇踏輕鍋物,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無論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現在就行動,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踏輕胡椒鴨露營必備食材
這是鄂西北山區的縣。在冬天的腳步還顯得十分遲滯而踉蹌的時候,一場遲來的大雪在乍暖還寒的早晨悄然而下。今年的雪格外得早,又格外得大,讓人喜出望外又措手不及。那來自天外天使般的潔白瀟瀟灑灑的飄來,這份晶瑩剔透這份飄蕩這份灑脫這份意外是一種期待是來自老祖宗的“瑞雪兆豐年”的祥瑞。不是嗎,在如此緊張快節奏的腳步下,誰不期待著一份意外的驚喜呢?實在的,這份意外讓沉浸在深秋來不及準備厚衣服的大多數人忙忙碌碌起來。于我,第一場雪是驚喜多于懊惱。忽然在下雪的黃昏想起了初戀里第一場雪的瘋狂。 在小學時,在經學校的街上,擺幾張桌子椅子,賣上綠豆皮。每次有零花錢的時候,就趁著中午放學的時候偷跑去買綠豆皮。每個地方的小吃,都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點。每種小吃都賦予一定的歷史淵源。 記得那年上街,爺問我:“想吃綠豆皮嗎?”我高興地說:“想啊,綠豆皮多香啊!”爺笑著說:“想吃可以,你把這些柴火挑到集市去賣了。” 那年我們家里窮,整年是糠菜稀飯,難見面食。見人家孩子吃記憶中那是很甜很美的感覺,那是一種簡單的滿足,覺得能吃到那綠豆皮就是最幸福的事兒,人們把微小的綠豆集聚起來,通過粉碎、制坯、蒸煮的方式,化硬為軟,集粉粒成塊狀,其色淡黃,其味甘美,入口即化,食后齒頰留香,真的讓人沒齒不忘。此美食保存著綠豆消暑解毒清肺利痰的美質,又有松軟合度細膩化渣的品性,人們名之為綠豆糕。高于綠豆的事物被創造出來,生活由此香鮮甜美。那么 綠豆皮是怎么制作的,奶奶告訴我,是將玉米粗磨破籽,去殼浸泡,加進綠豆,細磨成漿,舀一小瓢沿燒熱的鐵鍋倒去,以毛刷將漿子刷勻而成圓形的皮子,名叫“攤綠豆皮。”在鍋里攤的時候,火候十分重要,灶里一般燒枯松毛和枯樹葉子,專人把火,火候要高就高,要低就低,否則不是生的揭不起來,就是燒糊了。將攤好的綠豆皮卷成圓筒,切細曬干,即可貯存使用。吃的時候先用涼水泡一下,摻少量的菜葉煮熟,放進佐料即可。 老張是個勤奮人,實誠厚道,賣 綠豆皮三十多了尋了個漂亮女子杏花,喜出望外,這些年賣 綠豆皮自己也攢了點錢,杏花于是一口答應。杏花進門后和老張一起打理綠豆皮生意,料理這個家,幾年之后日子逐漸紅火起來,有杏花幫助,買賣也興旺了。最大的喜事是在結婚后第二個年頭上,杏花竟懷了*。為了丈夫和孩子吃好,杏花也費盡了心機,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正是社會動蕩的困難時期,糧食緊缺,許多副食甚至作料都要限量購買,杏花也只能殫精竭慮、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吃飽吃好。 杏花的綠豆皮手藝廣受贊譽,那天,灶里的火燒得很旺,鍋里冒出綠豆皮的香味,杏花把鍋蓋拉開,滿滿一大鍋綠豆皮已經攤好了。我站在她旁邊聞到香味,口水流了出來。我急忙用衣袖擦嘴角,她笑著說:“想吃了綠豆皮吧?” 她非常苗條,長得蘋果臉,臉上也滿是紅紅的。她拿張綠豆皮說:“吃吧!”我掏出錢。 以后我小小的心靈里就有了一種綠豆皮。想吃綠豆皮把豬菜打滿了筐,然后就下河去賣。一個夏天的傍晚,我在河邊打豬菜,發現杏花不聲不響地在水里蹲下來,認真地洗著身子,慢悠悠地用皂角揉呀揉……見我在看她,杏花頻頻報以會心的微笑。時隔多年,仍記憶猶新。每每想起,那種激動就在心頭蕩漾。 這些年,我吃了幾頓火宮殿的美食后,想起要吃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豆皮。找了幾條巷子,也沒有。綠豆皮正在逐漸消失。。 初遇的美麗只為一眼,便 心有靈犀 跟隨著你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就,著了魔似的愛上了你 你的花容月貌 只此一站 便,傾國傾城愛就一團灰,曾經燃燒得很美…… 美麗的,不切合實際。說不出來的頓然生澀。喜歡藍色的,因為那時自己喜歡的顏色。很多人說藍色是憂郁的,對我來說,也只能如此。藍色的描述相思,藍色的描述感念,再無用。很倉促,也很短暫。一切卻不經過我的考慮,就成為遺憾的記憶塵封在輕翻日記的時刻…… 這些年,我吃了幾頓火宮殿的美食后,想起要吃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豆皮。找了幾條巷子,也沒有。綠豆皮正在逐漸消失。。 一個春意漸濃的一天,我從一家小吃部里出來,迎頭碰見一個女孩子,年紀在十九歲,手中拿一張綠豆皮。,我聽到她在唱流行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這是一個關于牧羊人和養蜂女的故事。 一個是追逐草原趕著羊群以草場為家的牧羊人,另外一個是追隨花開花落駝隊馱著蜂箱哪里開花哪里就是家的養峰女。兩個同樣漂泊的人在草原野花盛開的季節相遇,善良的牧羊人覺得女人不容易會經常送一些牛奶過來,而養蜂女也會把香甜的蜂蜜放到牧羊人的氈房門口,在這個花開草綠的季節兩顆漂泊的心也漸漸互生愛意。 可是時間從來就不會為誰而停留,花落了草黃了養蜂女選擇默默的離開。牧羊人卻沒有離開枯黃的草原選擇了等待,可他等來的卻是養蜂女嫁人的消息,他不知道養蜂女為什么要嫁給別人,他明明很清楚的表達了自己對她的愛意,也說過他不在乎她有兩個孩子,他愿意像親生父親一樣照顧兩個孩子,可他不知道的是養蜂女在乎!自從她的丈夫去世以后她就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追隨著花開花謝養蜂糊口。當她遇到牧羊人的時候那顆沉寂的心仿佛又被重新喚醒。她也愛上了這個開朗善良樂于助人的男人,也正是因為愛,所以她選擇默默離開。 她沒有忘記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不想拖累這個男人。那夜的雨下的很大她還是倔強的帶著孩子趕著駝隊偷偷的離開了男孩,臉上冰冷的雨水和滾燙的淚水悄悄滑落。 當她聽說牧場的草都黃了牧羊人還沒離開說要等她回去時她哭了。她托人捎來了消息告訴牧羊人說她已經嫁到了伊犁,希望男孩能忘記她太過純粹的愛情經不起細致的打擊,因為不堪。忍受不了愛情的一地雞毛和林林總總,就無法明了幸福的內涵。有沒有一種長久的堅持的溫柔的勇敢的真摯的感情,可以交付給一個人,一個兩情相悅又契合的人。 每次去到有雪的地方看雪,我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心境,可是我又是那么喜歡看雪花的飄落。 這個女孩子,年紀在十九歲,手中拿一張綠豆皮。,我喊道:杏花……傳統飲食的長河里,流淌過多少味道,有的依舊在這條河上漂著,有的卻漸漸沉入河底,再也無法觸摸。當酸酸甜甜的菠蘿,遇上噴香軟糯的綠豆皮,那將會是一場怎樣的奇遇?一些村落在民俗的守候中遺失了一些章節,而另一些村落卻努力地繼承了下來。外國人重于情趣,中國人則重于飲食。中國人既然能以食為天,則“悠悠萬事,唯此為大”,世界上還有比天大的嗎? 我一直都在感謝這樣的繼承和傳統。夢中,攤綠豆皮杏花突然在老街出現。我擦了擦眼睛,看了一下身邊的杏花,她也睜大了眼睛望向虛幻的綠豆皮。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1 地上桃花有幾瓣,天上祥云就有幾朵。 一腔熱血,跨越萬水千山,情比春天高,愛比蒼穹遼闊。 讓我看到了前世,我是花前的一童子;也讓我看到了后半生,在梵音暮鼓中沉默,消弭疼痛與虛妄,感念愛與被愛; 一朵崗地的桃花,立命生死,一次次把我從香火搖曳的塵世中,扶正,忠實于心。 一團火焰,一簇舞蹈,一幀濃墨,一次獻祭。 桃花雙手合十,超度我歷經苦難的親人,以自己的鮮血與溫婉祈禱眾生。帶我進入春天;帶我走出春天。 我沒有見過桃花流淚,一朵桃花,剃出雜念,可以捂住佛的嘴巴。 2 從一片花蕊,迷入另一片花蕊,遠離了十里江湖和石頭的寒冷。 桃花明亮,讓我想起了左宗棠的詩句: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意向明亮,轉瞬即逝:一朵花開,起承轉合,帶動一條星河向前; 她匆匆走過,大地還有她歸隱的傳說,還有她留給人間的氣血與恩典。 桃花跨過的沙河漢水長江如此瀲滟;桃花回眸的天空遠山阡陌如此湛藍, 桃花打開的青春如此飛花。桃花打開的閃電,照亮了我的花發和不安。 從無限的悲鳴中,把幸福喊回來;從一盞燈火中,把四月喊上岸。 我的體內開出了十萬朵桃花,我怕我一張嘴,她們就會還給春天。 我怕我一回頭,會見不到我的桃花,我的佛光。 3 來去匆匆,一朵桃花,總會輕而易舉地打開我的心扉,打開故鄉那淡淡的云霞,打開云霞下面的流年。 一件件往事,都有桃花的禪香,開也罷,落也罷,風吹著我們,一個念想,有了花的形狀與鄉愁。 更大的念想,推動著春天輪回,推動我在一首詩里平靜。 人類很遠,桃花與上帝竊竊私語。 >>>更多美文:抒情散文詩
高原的春天,來得太遲。 這不,昨夜,一場大雪,讓村莊披上了一層白白的棉襖。樹,瓦房、圈舍都被白雪打扮得一塵不染。 張家阿娘家的浪蕩狗黑子和幾只調皮的母雞,在雪地里一前一后的走著,東嗅嗅,西啄啄。這幾個小東西,肯定又被張家阿娘餓了一整夜,喉管里都能伸出爪子來。 雪很厚,黑子的腳踏在雪上,立馬印出一朵花。母雞本來矮小,在厚厚的積雪里像瘸子一樣深一腳淺一腳的行走著。 這幾個小東西,天才知道,饑餓如何折騰著它們的腸胃。 黑子的肚皮,皺成一團,風一吹,左右搖晃著;那幾只母雞,就更不用說了,骨碌碌的眼神似乎要將雪掀個底朝天。 黑子走在前面,尾巴卷在半空中,它那略微發紅的屁股,在白雪中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尤其奪目。它在雪地里走幾步,又停下來,關切的回頭看看那幾只跟它一起出門的母雞。母雞“咕咕咕”的叫著,靈活的小腦袋,左右晃動著。黑子轉過身,將頭抬得高高的,四處張望。母雞近了,它又飛快的往前跑幾步,然后又停下來,像一位大哥哥一樣照看著弟弟妹妹。 突然,黑子的眼睛定在一處,耳朵豎了起來,腦袋略微向右偏了一會兒,接著飛快的在雪地里奔跑起來。它走過的地方,在雪地里留下一竄歪歪扭扭的印記。無數個印記,連接起來,像一條流經雪地的小河。河流流向遠處,消失在另一個田坎上。 幾只母雞依然慢悠悠的在雪地東啄啄,西刨刨,發現雪下面發黃的草星子,“嘟嘟嘟”的擺動著小腦袋品嘗著。黑子的突然離開,似乎對它們來說,毫無影響。 風把樹上的雪吹落下來,仿佛又下起了一場小雪。電線上站立著幾只麻雀,嘰嘰喳喳的嬉戲著,電線搖晃了一下,雪成線一樣從空中落下來,瞬間又斷成幾節掉在地上。 鳥兒消失在電線上,不知去了何方。 時間在雪的世界里,走得很慢,很慢。 黑子回來了,身后跟著幾只撒歡的浪蕩狗,白的、黃的,由遠及近。黑子跑得可真快,雙腳濺起的雪花,在雪地里騰起,又落在雪地里。它的肚子略微鼓了起來,口里冒著熱氣。它停在離母雞不遠的幾米處,看著啄食的母雞,然后又看看向它跑來的白的、黃的狗。 黑子,在雪地里轉著圈子,像跳舞一樣優雅。 幾只狗裹成了團,你蹭蹭我,我追追你;幾只母雞埋著頭,尋找著能填飽肚子的食量。 有雪的早晨,凹村安靜極了。 像我想你一樣。 我的幺幺。 >>>更多美文:現代散文
元宵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一輪明月從一部古老的中華長卷中徐徐升起,灑下清輝一片,把抒情的唐詩、纏綿的宋詞掛滿了千家萬戶的屋檐。 一輪明月從舉杯相慶的晶晶酒杯里徐徐升起,漾起的瑩瑩漣漪,濡濕了千千萬萬顆戀戀不舍的心。 一輪明月從白發母親的盈盈目光中徐徐升起,大愛至簡的光芒,扎痛了無數雙紅紅的眼。 哦,今晚,惜別的話語里,滾燙的淚花里,依依的笑影里,甜美的夢鄉里,皆是月,皆是情…… 哦,今晚,我要滿飲此杯明月,用啟程的行囊把母親的音容笑貌、濃濃的鄉情鄉音、家鄉的山水畫卷裝滿。離家薄涼的日子,我會用它們一點點御寒。 吃湯圓 又是一年咀嚼幸福和甜蜜的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節,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名詞,從母親圓圓溜溜的湯圓里滑了出來,把美好祝福和憧憬寫得溢出了青花碗的碗邊。 一顆顆亮如珍珠的湯圓,輕輕地用牙齒一咬,流出芝麻的香、蜂蜜的甜,一股春天的暖流包圍著你,吞噬著你,悄悄地把你融化。 團團圓圓,圓圓滿滿。湯圓,母親最常用的比喻修辭手法,輕輕地一描,你的嘴唇就會一年四季溢出火一樣的紅。 湯圓,是年的句號,也是新的起點。 一條親情、友情、愛情鋪就的路從腳下綿延至遠方。 遠方,春天從一顆嫩綠的芽苞里向你微笑招手,蘇醒的嗩吶又吹開了絢麗的新夢…… 觀花燈 一盞花燈就是一首唐詩,一盞花燈就是一闕宋詞。 燈下開始流淌一些美麗動人的傳說和一些姹紫嫣紅的故事。 燈面浮動著一張張似曾相識的臉。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或踏歌起舞,或舉樽邀月,向你款款而來。 歲月,在時光的留聲機上漸行漸遠。是誰,用鏗鏘婉約的文字,點亮了生生不息的華夏薪火?是誰,用傳頌千古的詩句,撥動了萬千眾生的心弦? 今晚,我要借來太白的醉意,拂開一頁燈火闌珊,循著斑斑足跡,拾一縷塵煙,做一回思想者,聽一聽歷史的九曲回腸,品一品中華傳統文化的饕餮盛宴。 >>>更多美文:空間美文
QW155CW58PKM14